明清建筑家居木雕艺术馆
时间:2016-05-09 09:03:37 来源:收藏界网 作者:收藏界明清建筑家居木雕艺术馆
明清建筑家居木雕艺术馆建馆理念
自从有人类历史,大自然的树木便与人类结下不解之缘。在中国,自古以来人们的房屋建筑和家居用品主要以木为材料,因而亦衍生了服务于建筑家居的木雕艺术。中国木建筑,远在唐宋时代已有相当高的水平,至明清时代,工艺技术水平则达到历史上成熟的高峰。在明清五百多年相封的繁荣安定期,中国人已建立了一深深的传统观念,只要事业上有所成就,都希望在家乡立宗祠,建大宅,光宗耀祖,福浑后代,尤以清代中叶盛世一直延伸到晚清。由于经济繁荣,加上攀比心态,无数官员、富有人家和事业有成人士大兴土木,令中国各地出现许多美轮美奂的宗祠和豪宅,同时亦产生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建筑木雕艺术。由于民间艺术并不局限于宫廷严谨的规章制约,因而得以高度发挥民间工匠大师们的无限创意和卓越才华。“千工床、万工房”是当时建筑家居木雕艺术兴盛的生动写照。而重要的是,在这些古代工艺师的作品中,他们巧妙地融入了数千年中国文学、典故、戏曲、风俗、寓意的丰富内容,加上超卓的工艺技巧,使这些建筑家居木雕作品具有高度的文化艺术含金量和学术价值,成为中国历史上极为珍贵的一笔文化艺术遗产。然而,由于近百年中国社会经历了战争、动荡和变化,中国这些珍贵的建筑木雕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摧残。加上现代人对这些历史上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认识及保护不足,更令这些古代的建筑木雕艺术面临消亡的境地。
为了挽救这珍贵的历史文化艺术遗产,本苑近年来耗费大量的资源积极投入收集流散各地市场的建筑家居木雕艺术精品,从雕梁画栋以至门窗家具。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们已成功地收集到数以千计珍稀的作品,尽管我们所收集到历劫残余的作品仅为中国历史上辉煌的建筑木雕艺术中微不足道的极少部分,但已足以令我们对中国古代工艺师们伟大的成就产生无限的尊崇和感激。
为了让广大的中外艺术爱好者和我们的下一代能分享这一珍稀的中国文化艺术,时进一步弘扬中国文化,我们决定建立《明清建筑家居木雕艺术馆》与社会人士共享。
在中山市及南区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在中国各界人士和海外朋友们的热情鼓励下,我们的《明清建筑家居木雕艺术馆》之千工床馆已于在2010年9月顺利开幕。该展览馆重点展出令人极为震撼的千工床及相关的家居木雕艺术,从中我们可深深感受到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深厚沉积和中国民间生活中多采多姿的一面,同时亦可感受到古代中国社会中充满悲喜和血泪交错的历史影像。新的展馆已定于2011年1月23曰正式开馆,本展馆重点展出古代建筑中之艺术配件,包括雕梁画栋、花板门窗及珍贵的雀替(俗稻牛腿)等等,相信这些巧夺天工的古代木雕作品将令观众叹为观止并带来无限惊喜,让我们在享受古代优秀木雕艺术的同时亦可上一堂生动的中国历史文化课。
我们欣切期望,籍者木雕艺术馆的正式全面开幕,除了能留住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辉煌,更希望这个馆能够发挥抛砖引玉和国民教育的功能,吸引更多社会人士和学者对中国古代木雕艺术的珍视和研究,同时提升广大民众对保护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意识,共同为振兴伟大的中华文化作出贡献。
—云峰画苑董事长 郭浩满2011.1
第一展馆
一号展馆已于2011年1月23日隆重开馆,本展馆重点展出古代建筑中之艺术配件,包括雕梁画栋、花板门窗及珍贵的雀替(俗称牛腿)等等,相信这些巧夺天工的古代木雕作品将令观众叹为观止并带来无限惊喜,让我们在享受古代优秀木雕艺术的同时亦可上一堂生动的中国历史文化课。
门与窗的角色
古代建筑之门与窗,亦因中国建筑之独特优势,无须承担房屋的重力,除了房间间隔功能,还能发挥空气流通及装饰教育功能。一般古代门窗都会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部分大多数以格子结构组成多姿多采的图案,既美观又可通风透气,故传统上又称之为格扇门窗,下部分多为实木板结构,亦会讲究地雕上吉祥的浮雕图案,中间为视线所在之处,聪明的工艺师往往特别精心雕刻腰板来突出其高超技艺,上下再亲上环板,令门窗亦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有些主人则要求工艺师把自己家驯刻于门上,以教育后人,进一步发挥格扇门的功效。
樑枋
中国古代巧妙的木建筑结构,透过樑柱间的互相力学制衡,构成牢固的房屋架构,而房屋的重力则通过樑柱落到承柱石墩。而所有横樑除主樑(月樑)要担当主要承重支架功能,其他辅助性的樑枋则可发挥装饰性功能。
聪明的古代工艺师在房屋当眼的大小樑枋上雕刻了大量的历史人物故事和图案,产生了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并成为珍贵的历史艺术珍品。
什么是牛腿
中国建筑巧妙的力学结构,令樑柱间之撑拱(俗称牛腿)并不需要承担重力,由于其位置显著当眼,因而其主要功能往往成为古代民居建筑的重点装饰,工艺师对牛腿的雕刻也是高度重视且不遗余力。这是建筑木雕中难度较大、花心思多,要求水准高及艺术性强的雕刻部件,也是建筑装饰木雕中的精华所在。因此每一件牛腿实际都是一件独立的雕刻艺术品,堪称极为珍贵。
第二展馆(千工床馆):
“人生百年,所历之时。日居其半。日间所处之地,或堂或廡、或舟或车、总无一定之在,而寝间所处,则只有一床。是床也者,乃我半生之物,较之结发糟糠,猶分先後者也。人之待物,其最厚者,当莫过此。”这是明末清初著名剧作家、大玩家李渔对床之情深透彻的描述。自古以来,中团人对床有着特殊的情,所谓一生在世,半生在床。尤其是古代大户人家,更是不惜工本地把大量精力、人力、物力花在制作婚床、小姐床上,对于这些主人们而言,做出一张精美绝伦的床,即意味着为家族带来荣耀和佳运,并能福泽后人。做工精美而考究的千工床,名思是指一天一工,一张床往往需要花上千工之多,也就是三年多才能制作好一张精工床。可见做床之奢,工之浩大。婚床是古人婚房的中心,不但是主人作息的地方,更是传宗接代的神圣家具。至于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自少便待字闺中,三步不出闺房,因此一张精美的小姐床便成为她们日常生活、学习和成长的最佳伴侣。因此,古人床的做工和设计非常讲究,能工巧匠们会根据主人的意愿和当地流行的风俗习惯进行设计和创作。如主人喜爱文学戏曲的,工艺师便会在床上雕满琴棋书画的故事题材或历代经典名剧的精彩片段;如主人祈求多子多孙的,床上便会刻上许多活泼可爱的小孩在玩耍嬉戏,寓意吉祥;如主人愿望是升官发财的,床上自然会刻有许多金银财宝、良田豪宅和封爵封侯的内容…
在人类的文明史中,床榻与人的关系十分密切,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渡过的。在我国古代,从床的形态、床的雕刻、床的内容和工艺,可以折射出主人的社会地位和文化修养。随着古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床在我们古代祖先的生活中,不仅是一件实用家具,同时亦是一件精美雅致的工艺美术品和教育祈福工具。床作为家具中的大主角,几乎所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养分和装饰工艺,在床上都能得到充分体现,比如就建筑文化,家具文化,民族文化,甚至包括我们的生活、经济、艺术和风俗习惯等都能够得以深刻地融入其中。总之,渗透着中园民俗雅韵的古床在中国伟大的木雕艺术领域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一席之地,尤其是那些巧夺天工的中团千工床让人目不暇接并叹为观止,其深厚的中华文化艺术内涵相信将令中外世界所有艺术爱好者震惊和感动。
靈昭山海牌匾简介
此牌厦立于清中期道光时代丁亥年。靈昭山海,霪者乃灵性所谓,大智大慧之意,昭者可解光明、显扬,“靈昭山海”大意可解为贤者的智慧和学养对社会所产生的影磐力至远至广。
牌匾采用高浮雕精工雕刻,匾上刻上九条栩栩如生的四爪金龙和八凤凰,右边刻上老子出关图,左面则刻上王母娘娘乘龙出游图,技艺超卓,巧夺天工,本身就构成一件绝佳的艺术品。
重要的是,匾上所刻的王母娘娘尊贵为凤,加上所乘之龙,则匾上共有十龙九凤,能用十龙九凤的人非比寻常,应属仅次于皇帝以下之极高级别。按照大清严厉的等级律例,即使贵为宰相之职亦不可享有如此待遇。因此可见能承受此匾之人士地位必定极为显赫,最少应位列太傅(皇帝老师)或王爷之位。相信此牌匾是这位显贵人士在新府第落成之喜庆吉日或告老荣归之时,其弟子门生向恩师歌功颂德之祝贺之匾,实属极为珍贵稀有之文物。
湖南镂空雕千工床(清代)
湖南古床,别具一格,尤其在雕刻工艺方面颇有特色,有别于浙江东阳之浮雕,而擅长凸雕、透雕和镂空雕。本床则以透雕和镂空雕为主,床面主体花板几乎全部以镂空雕刻而成,产生极度震撼的视觉效果,由於技术难度超高,成为了当时中国民间工艺的绝活,令人叹为观止,相信现今该技艺已经失传。本床除了卓越的工艺,并隐藏着蝙蝠、草龙、瑞兽和花鸟等丰富的内容,以为床主祝福,而床的两旁却巧妙地设计安放了数个挂衣钩。令该床不仅有强烈的艺术装饰性,同时兼具实用性,使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代工艺大师们的卓越技巧和心思。
浙江文人床(清代)
此为难得一见的浙江大型千工床,床共三进,层层迭迭,雕满了各种古代人物,显得华贵而具气派。床上雕刻内容大部分为中国古代的经典历史、戏曲故事和寓意吉祥的内容,就如一部生动的历史教科书。
古代人一向视床为家中最重要的家具大器物,亦是人生三分一时间使用、养生作息及传宗接代的神圣地方,因此栖极为重视床的制作,拥有一张精美的千工床不仅是家族的荣耀,相信亦会带来幸运和福气。痛死,床主人的性格和偏好亦会决定了床的内容,本床主相信除了地位显赫和富有,应该亦是一位文化人或戏迷,因此才会有这麽多的历史戏剧故事在床上伴随他。而制作床的工艺师相信亦是一流高手,能把这麽多的内容巧作安排,雕刻的人物生动传神,并通过如丝带般流畅的木裙边连贯一起,构成了一件精美的大型艺术品。
浙江小姐床
古时大户人家的女儿方可称为小姐,贵族官家的女儿才可称为千金小姐。如大户人家的女儿获父母宠爱,通常家长在女儿两三岁时便请工匠打造一精美的小姐床,这小姐床雕刻了许多寓意吉祥的图案,目的为女儿祈福,同时亦是一种潜意识的教育。由於以前的干金小姐三步不出闺房,因此女孩子的成长直至出嫁,小姐床就成为她日夜相对的最重要的伴侣。
十里红妆
十里红妆是古代大户人家嫁女的盛大场面,丰厚的嫁妆从女家送到男家,发嫁妆的队伍绵延十里。人们常用“良田千亩,十里红妆”形容嫁妆的丰厚。旧俗在婚期前一天,除了床上用品、衣裤鞋履、首饰、被褥以及女红用品等细软物件在迎亲时随花轿发送外,其余的嫁妆大至床铺家具,小至线板、纺錐,都由挑夫送往男家,蜿蜒数里的红妆队伍经常从女家一直延伸到夫家,浩浩荡荡,仿佛是一条披着红袍的金龙,洋溢著吉祥喜庆,炫耀着家产的富足,故称“十里红妆”。
十里红妆的热闹场面如今已成过去,承传了干百年的妇女境况已彻底改变,但曾经古代妇女哭过、恨过、爱过和荣耀过的一切生活方式虽已成为昔日历史的剪影,但仍令今天幸福的人们心怀感慨。
云峰画苑创辨於1986年。次年正式开展广大而长远的艺术推广计划,至今已在香港、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加和中国大陆各地策划举办了超过七百多个高質素画展,出版了一百余本画集。其中筹备了六年的大型中国画集《二十世纪中国绘画精华录》於2001年8月出版,获得了中外艺术界和社会人士的高度评价。
云峰画苑一向以发掘及推介具有鲜明艺术个性,并有高难度技巧的中国实力派艺术家为主要方向。其多年来重点推介的画家大多已成为中国各地具有影响力的一代名家,其中有数十位画家的作品已成为香港国际拍卖行及中国各地拍卖行经常选择拍卖的目标,进一步确立其在国内外艺术品市场的定位。
云峰画苑目前拥有一万三干多件当代中国艺术家作品的丰富收藏,成为现代中国最大的投资者和推广者之一。
云峰画苑总部设在香港,成为策划中心和海外艺术推广的基地,另外在北京、上海和广东设有三间颇具规模的区域总部画廊和多间展示中心。云峰画苑在中港各地
的画廊分别负起海外以及中国华北、华东和华南等地区的艺术推广工作,对推介中团优秀艺术家作品和弘扬中华文化扮演着积极的角色。
2004年云峰画苑被中国美术组织评为中国十大画廊之一,2005年被中国文化部评为首批中国诚信画廊,并被中华爱国国典编委会评为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华爱国集体,入编国典。2010年云峰画苑建立了《明清建筑家居木雕艺术馆》向广大市民开放,为中园文化事业作出又一新的贡献。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收藏界的立场,也不代表收藏界的价值判断。
责任编辑:cw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