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金铃子油画作品展览在重庆商道文化开幕
时间:2018-12-24 10:18:44 来源:收藏界网 作者:收藏界
2018年12月23日,由重庆商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的“桃之夭夭 —— 金铃子油画作品展“ 在重庆商道文化展览馆开幕。
出席本次展览开幕式的嘉宾有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著名书画家曾来德先生;著名诗人舒婷女士;著名评论家陈仲义先生;著名作家、书法家黄济人先生;重庆文学院院长邓毅先生;重庆作协副主席李钢先生;著名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元胜先生;西南大学博导、著名评论家邱正伦先生;金山集团董事长王金山先生;著名诗人、中国三峡博物馆名誉馆长王川平先生。
在开幕式上,邱正伦先生、李元胜先生、李钢先生、曾来德先生分别致辞,对金铃子的诗、书、画给予高度评价,并对金铃子油画作品大加赞赏。
开幕仪式结束后,诸位嘉宾与众多前来观展的收藏家及市民一同观看了金铃子的展出画作。
金铃子,女,原名蒋信琳,曾用名信琳君,中国作协会员,当代著名女诗人,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油画艺术家,本次展出金铃子的80件油画作品,这些画作色彩璀璨,题材大胆瑰丽,笔触飘逸,个性突出,本次展出的作品分为五个系列: “落木”、“凤兮”、“本象”、“人面”、“兽影”,依次呈现出一个从孕育、形成到展开的过程,这个过程隐秘地揭示了画家创作这批画作的内心轨迹。她描绘的不是外部的,写实的世界,而是她内心的幻象。即便画的是“落木”,是“凤”,也是一种内在幻像的抽象表现,而不是对外部事物的写实再现。
“落木”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以果实和树木等为表现对象。
“凤兮”出自汉代诗人司马相如的《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 遨游四海求其凰”创作原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鸡或孔雀,艺术家通过反复的实验把画面由开始的具象表现处理成抽象的意识形态。抽象是不可表达而又可以表达的艺术,艺术作品传递的其实是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本象”似像非像的变形的人体,扭曲的姿态,给人无限的张力与想象空间,表明人的内心的欲望与遏抑的枷锁,人被困于世俗之中拼命想挣脱却没有勇气敢于逃离。
生活的压力和重负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它一直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里。“人面”画面的构成如同面具一般,如同我们面对世俗的形形色色的面具,人面下巴微扬整个面部向上抬起,仿佛随时会挣脱。
“兽影”源于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不同的时间节点对应不同的生肖属相,中国人对于生肖的热衷与喜爱由来已久。人其实也是动物,每个人的身体里都住着一头兽,每个人都在探索住在自己身体里的是什么兽。
本次展览至2018年12月28日,免费对公众开放。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收藏界的立场,也不代表收藏界的价值判断。
责任编辑:cw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