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联系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艺术园地 > 艺术领域 > 国画

杨阳

时间:2013-01-30 11:36:08  来源:收藏界网  作者:收藏界

 

       杨阳    江苏扬州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今日水墨”全国中国画名家作品巡回展组委会主任、安徽中山画院副院长、马鞍山中山书画院院长、马鞍山黄山书画院院长。代表作品有《桃花源里人家》《绿染徽乡几家村》《小松民居伴小溪》等。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首创新风格彩墨徽州,创造性表现了徽州民居风情浓郁意韵,强调书画的通学与互补,注重写、墨色各种方法构成结合,让书写性和塑造性溶于一炉,逐步全面提升独特而鲜明的画风,深得国内外艺术家、收藏家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
      出版有《杨阳画集》《艺术文集》《楹联书集》多种。作品被国家文博单位及个人收藏。艺术传略被收入《中国当代艺术名人录》。《美术》《解放军画报》等三十余家报刊均有其作品发表。

秀在厚重  美在深远
杨阳作品赏析    文/李人毅

       也许是看多了山水画,很难让人读画时处于一种视觉冲击和感动中,可看到杨阳的画却让我进入了他的画境中去流连忘返了。他的画,给人第一观感是够品读,耐寻味。
       首先,杨阳的画视觉舒服感与众不同,乍看时,每幅作品都内蕴着骨秀特质,青山绿水中是天籁的回归,宜人养眼隽永而苍茫;细观之,才发现画面中线与墨色和色彩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营建着画面气氛。这种有机体的融合,就是我们要研讨的学术课题。
       历来山水画创作有一个难题困扰着大家:写意山水画的色彩往往和线难以融合,强调用线的画作很难达到真正的华滋厚润,而强调色彩的写意山水又绵弱无骨,山水画发展呼唤着创新之作横空出世,更期盼着开拓式的大家创作出具有启迪意义的新风格的作品。为此,画家杨阳的艺术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以徽乡山水为载体,饱蘸着浓烈的情感,再现了童年梦幻中那大自然的馈赠。
       杨阳善用墨,浓淡干湿被他经营得深邃而神秘。他的笔墨关怀是通过描写山石刻画树木造型结构来传达主题思想的。画家笔下的树杆铁骨铮铮与山岭相互依偎着,而树杆和枝头几乎都是用重墨画出的剪影,老辣挺枝,即便置于画面深远之处,一棵棵挺拔伟岸中尽显秀美,也道出作品墨韵的生动鲜活。
       杨阳更善于用彩,而出彩成为画家作品的标识性的特征。作为画面主要架构的色彩,在他的作品中不再是线条的附属随类而赋了,色彩已经成为丹青之魂,润泽滋养着艺术的生命,使翠岭碧水浸染着天籁灵光和自然神韵。而色彩的材质和笔法上画家广采众长,创造性地尝试运用了水彩、油画棒等,并且积、泼、渗、染等法相结合,让色彩也成为写意山水画的主宰元素。
       他的彩墨山水画贵在彩墨融汇创新了山水画的表现领域,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样式:线条不是剑拔弩张,色彩不是光怪陆离,通篇作品中线随彩生,彩附线体,墨为彩塑,彩依墨存,互为因果,共赴意境之美。是墨与色的综合中的和谐共荣,使画作产生了新的文化肌理,让画家杨阳的作品呈现出新的面貌,更让他的作品在当今画坛上脱颖而出,自成一格地走向了学术高度。
       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山水画创作中,凡有创新者无不有两个重要因素在作用着作者的前行之路:一是生活,二是学养,两者缺一不可地把艺术推挽着前行。画家杨阳深懂其中真谛,并得以践行之,才取得了今天的学术成果。应该说,画家的成功来源于扎实的文化准备,这才使得他的学术成果充溢着文明气息。当我们走进画家心路历程去探求创新者成功的要义,将是杨阳个案研究的另一个话题。
       杨阳的艺术实践的路还很长,他给美术界同仁带来了一泓清澈的山泉和色彩斑澜的艺术世界。而秀在厚重、美在深远的境界,应是他独特的学术内质,外显出地域风貌和人文内涵精神品格。而他的画作给目前千人一面的山水画界的思考也将是多方面的,仅凭这一点,足以让我们为这种拥有而喝彩。
                                                                                                            图片由中国画家画廊提供

 

02.jpg

迎客松   69 x 138cm   2012年作

01.jpg
 雄风四条屏   178 x 32cm x 4   2012年作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收藏界的立场,也不代表收藏界的价值判断。

责任编辑:CW01
上一篇:谢天赐
下一篇:王奇寅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更多>>本期收藏界

2016年05期封面目录

——相约博物馆—— 9—— 博物馆与文化景观 历史文物……

[立即订购]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付款方式|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cangworld.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收藏界 版权所有    陕ICP备05001651号
未经收藏界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信息及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