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建俊
时间:2012-01-04 14:35:41 来源: 作者:詹建俊,油画家,1931年1月生,辽宁省盖县人.1953年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本科毕业,1955年中央美术学院彩墨系研究生毕业,1957年俄罗斯专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毕业,同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现任该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顾问,及中国油画学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欧洲人文艺术科学院客座院士。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九届全国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第五届副主席,1986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由于詹建俊在油画艺术上的成就和影响,1985年起他被推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并于1995年中国油画家学会 成立时起担任中国油画学会主席至今。二十年来詹建俊一直担任全国油画艺术的学术领导工作,作为中国油画艺术领域的组织者和带头人,领导主持了全国多项油画艺术的展览、交流与研究活动,并担任重大美术展览油画作品的评选、评奖负责人,曾任每五年一届的《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的第六、七、八、九、十届评审委员会委员、油画评审组组长、总评奖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中国油画展》。为新时期中国油画艺术的发挥咱做车了突出的贡献。
1931年 | 1月12日出生于沈阳市,满族;祖籍辽宁省盖平县,自幼随父移居北京; |
1942年 | 读小学及初中时,课余人北平"雪芦画社"学习传统工笔人物画; |
1948年 | 考入徐悲鸿主办的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科; |
1949年 | 在学习期间,首次油画创作获学校举办的创作竞赛奖章; |
1950年 | 为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学生,受教于徐悲鸿、吴作人、董希文等先生,在学习期间,首次油画创作获学院举办的创作竞赛奖章; |
1953年 | 自中央美术学院绘画系毕业,毕业创作年画《好庄稼》由人民美术出版社以单幅画出版和发行;毕业后留校当彩墨系研究生,受教于蒋兆和、叶浅予等先生;学习期间随叶浅予、邓白等先生率领的敦煌艺术考察团至敦煌临摹壁画,并赴甘南藏族自治州进行写生,作品在中央美术学院举办观摩展览; |
1955年 | 考入文化部主办的苏联专家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学习; |
1957年 | 自油画训练班毕业,所作油画《起家》被选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国际美术竞赛,获铜质奖章;开始在中央美术学院担任油画系教师; |
1958年 | 随油画系至石景山地区办学、上课并每周至钢铁厂参加劳动;参加十三陵水库劳动; |
1959年 | 创作油画《狼牙山五壮士》,由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收藏,并出版独幅精装画页,被列为建国以来有代表性的优秀美术作品;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
1960年 | 为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代表,及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代表; |
1961年 | 受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邀请创作历史画《毛主席在农民运动讲习所》;赴新疆喀什、和田等地写生,作品在中央美术学院及中国美术家协会举行观摩展览; |
1962年 | 当选为第四届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 |
1963年 | 与舞蹈家王樯结婚; |
1964年 | 派赴河北农村参加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1966年 | 文化大革命开始;停止正常工作; |
1970年 | 至河北磁县参加劳动; |
1974年 | 至山西大寨农村办学,为当地服务; |
1975年 | 借调至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创作历史画《好得很》; |
1976年 | 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深入生活,进行写生; |
1977年 | 赴四川阿坝地区长征路上及云南大理、瑞丽进行考察写生;写生作品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举行观摩展览; |
1978年 | 赴黑龙江农垦区及长江三峡沿岸旅行写生;创作《寂静的石林湖》、《海风》; |
1979年 | 创作油画《高原的歌》,在北京市美术展览获一等奖,在第五届全国美术展览获二等奖,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并于1981年被选送法国春季沙龙展览;创作《回望》、《鹰之乡》参加油画研究会作品展,由中国美术馆收藏;任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为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并在中国美术家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理事; |
1980年 | 油画《琼嶂》参加在日本举行的亚洲现代美术展;油画《薄暮》获北京市优秀美术作品甲级奖;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恢复画室制,任第三画室主任; |
1981年 | 第二次赴新疆写生,创作油画《帕米尔的冰山》在全国少数民族美术作品展览上获佳作奖,同时获北京市少数民族美术作品荣誉奖;创作油画《石林组画--星、霞、雾、湖、秋》,发行纪念邮票5枚;为中国美术家代表团成员赴西非尼日利亚、塞拉利昂、马里三国访问,举办作品展览,并顺访法国巴黎;创作了非洲题材作品《黑非鼓手》、《舞》,《远方》、《母亲》等参加在美术馆举办的中国访外美术家作品展; |
1982年 | 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美艺术教育会议",为中国代表团团员;创作《高原情》参加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作品展; |
1983年 | 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赴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深入生活; |
1984年 | 创作油画《潮》获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质奖章,并获北京市美术作品荣誉奖及得到北京市政府表彰大会的表彰;作品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创作《潭》、《瀑》、《虹》;作品《深秋》、《小憩》参加日本"现代中国洋画家展";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詹建俊画集》;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詹建俊画集》; |
1985年 | 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作品《凌妮》、《岩》参加"当代油画展";由中央电视台拍摄专题片《詹建俊和他的艺术》,参加"亚广联"亚洲艺术家专题节目;应邀赴日本参加中日友好协会举办的"现代美术作品展"开幕活动,作品《潭》、《泉》参加展出;参加"黄山油画艺术研讨会";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该委员会由中国美协聘请全国油画界中有影响力的70位著名专家组成; |
1986年 | 组织并主持"全国油画艺术讨论会";创作《冬雪》参加中央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油画联展;作品《礁》参加日本"现代中国美术家展"; |
1987年 | 作品《黑非鼓手》、《岩》等参加美国纽约"中国当代油画展";组织并主持"首届中国油画展";创作《遥远的地方》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展";作品《回望》赴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三国展出;被文化部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
1988年 | 为中国美术家代表团团长,赴伊拉克参加巴格达第二届造型艺术展览会;作品参加"中国首届人体艺术大展"; |
1989年 | 被文化部与中国美术家协会聘请为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会油画评选委员会主任和总评奖委员会委员;被选为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第五次全国委员会委员; |
1990年 | 应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邀请至德国进行学者访问、专业考察三个月;创作《秋声》参加"全国风景画大展"; |
1991年 | 至法国、西班牙作专业访问;参加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赴意大利进行艺术交流访问;获‘91中国油画年展"荣誉奖;被聘为文化部艺术(美术)专业人员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创作《长虹》参加"20世纪中国美术作品展";国务院发给政府特殊津贴; |
1992年 | 应邀赴香港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年展"开幕并作专题讲座;组织并主持召开"第二届全国油画艺术研讨会";应邀赴新疆参加"新疆油画理论研讨会"; |
1993年 | 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创作《枯树中的一片绿》、《倒下的树》等四幅以大树为题材的作品,参加"具象油画展";主持"第二届中国油画年展"的筹办、评选、评奖工作; |
1994年 | 组织并主持"第二届中国油画展";创作《升腾的云》,参加"第二届中国油画展"; |
1995年 | 任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组织委员会副主任及总评奖委员会油画组组长;率中国美术家代表团赴日本参加"现代中国油画展",并作介绍中国油画发展报告;油画《闪光的河流》、《藤》参加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作品展;中国油画学会成立,任学会主席; |
1996年 | 领导组织"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创作油画《大风》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选为第六次全国文代会中国美协代表;台湾《中国巨匠美术周刊》出版詹建俊专册; |
1997年 | 领导组织"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百年展",作品《凌妮》、《马大爷》参加展出;应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邀请为"祖国大陆文化人士参访团"团员赴台湾访问;领导组织"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 |
1998年 | 作品《狼牙山五壮士》参加在美国欧根海姆美术馆举办的"中国五千年艺术展";任为文化部主办的‘98中国国际美术年"艺术委员会委员;领导组织"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应邀赴加拿大进行旅行写生并展出,同期至美国参观访问; |
1999年 | 作品《红枫》参加"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任"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油画展区评选委员会主任及总评选委员; |
2000年 | 应台湾山艺术基金会邀请赴台湾访问;作品《狼牙山五壮士》、《高原的歌》、《飞雪》参加"20世纪中国油画展",任"20世纪中国油画展"艺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应邀至芬兰参加瓦萨市"第十届文化论坛"及"中国风景"展;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家一同赴埃及、南非参观访问; |
2001年 | 召开“中国油画学会工作会议,”全国各地油画界代表及中宣部、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有关领导出席会议;詹建俊在会上作了《中国油画的处境的选择》的宗旨发言,该发言随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美术》等报刊发表;应邀至台湾出席“沙A七十年作品回顾展”开幕式及研讨会;赴俄罗斯为筹办特列恰科夫国家画廊藏画来中国展出挑选作品;油画《夕照》参加“研究与超越-中国小幅油画作品大展;”为中国文联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三代中国油画家研究-詹建俊”画册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艺术大家个人词典系列-詹建俊词典”一书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
2002年 | “中国油画与新世纪”学术研讨会召开,詹建俊在会上作了“走中国油画的创新之路”的宗旨发言;陪同全国政协李瑞环主席访问保加利亚、斯洛文尼亚、乌克兰、英国;应邀至韩国参加“东方的颜色展” |
2003年 | 油画作品《旭日》参加“第三届中国油画展精选作品展”;任“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策划委员及油画评选组组长; |
2004年 | 参加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主办“全球化与中华文化2004文化高峰论坛”;任“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油画展区评审委员会主任及总评审委员会委员;赴欧洲德、法、意等国作文化之旅;获中国文联造型表演艺术创作研究基金理事会“造型艺术成就奖”; |
2005年 | 为设于巴黎的“欧洲人文、艺术、科学院”客座院士;任“大河上下-新时期中国油画回顾展”组织委员会、艺术委员会主任;在“大河上下-新时期中国油画研讨会”上作《自觉建构中国油画学派》的发言;任由中央宣传部及文化部领导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艺术委员会委员; |
2006年 | 任“第二届中国北京国际双年展”策划委员及油画评选组组长;任“自然与人-第二届当代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组织委员会、艺术委员会主任;油画作品《玉松》参展;组织并参加“中国的当代写实油画研讨会”与“国家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油画专业研讨会;赴印尼参加“李国基艺术中心”开馆仪式;赴日本东京、大阪、京都、箱根、奈良参观访问; |
2007年 | “精神与品格-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研究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创作油画《王域高原》参展;“詹建俊艺术展”于5月23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各时期个人作品167幅,同时举行“詹建俊艺术展学术研讨会”大型画册《詹建俊》由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 |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收藏界的立场,也不代表收藏界的价值判断。
责任编辑:cw01